叛逃罪怎么判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家安全罪法律知识

叛逃罪怎么判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09-19

 
113549
国家工作人员相比普通人享有一定的特权,但同时也要履行对国家对党忠诚的义务,不能有对国家、党叛逃的行为。否则的话就有可能构成刑法中规定的叛逃罪。那要是构成了叛逃罪,该如何进行处罚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答叛逃罪怎么判的问题,帮助你进行了解。

叛逃罪的定罪与量刑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叛逃罪的个体将面临不同的刑罚。一般情况下,犯叛逃罪者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而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判决。情节严重的表现主要包括: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叛逃、携带国家秘密叛逃、叛逃后发表有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言论等。

对于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情况,根据第56条和第113条的规定,应当从重处罚,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同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叛逃罪的认定

一、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

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在性质上都属于背叛祖国的行为,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1. 犯罪主体不同:叛逃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则是跨国公民。
  2. 客观行为不同:叛逃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和行为;而背叛国家罪则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二、与军人叛逃罪的区别

叛逃罪与军人叛逃罪的主体不同,一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个是军人。

三、与偷越国(边)境的区别

叛逃罪与偷越国(边)境的犯罪目的和主体身份不同,前者属于吸收犯。

四、与投敌叛变罪的区别

投敌叛变罪是指投奔敌人营垒并为其效劳,或者在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的行为。虽然投敌叛变罪和叛逃罪都具有背叛祖国的性质,但二者在以下方面有本质区别:

  1. 犯罪主体不同: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投敌叛变罪的主体是中国公民。
  2. 客观行为不同:叛逃罪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投敌叛变罪则表现为投奔敌人营垒或者投降敌人的行为。叛逃罪只是叛逃到境外,而不是投靠敌人;而投敌叛变罪主要是投靠敌人,并有变节行为,但不一定是投奔境外的敌人。

五、罪与非罪的区分

叛逃罪与非罪的关键在于是否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是否掌握国家秘密。同时,叛逃行为是否足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相关标签: 以上以下怎么区分
延伸阅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中相关术语的解释
  2. 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
  3. 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的认定标准
  4. 业主的法律权益及其行使
  5. 立功表现的处理方法及如何减轻处罚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破产债权的构成条件
  2. 销售传单的法律地位
  3. 要约生效的要件
  4. 教育行业是否可使用广告代言人?
  5. 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区别
  6. 不动产纠纷专属管辖规则适用冲突及解决
  7. 婚前财产卖了再买房子怎么算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