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5 更新时间:2024-04-30
刑法追诉时效是指在特定的犯罪行为中,对追诉权的行使没有及时进行的情况下,经过法定的期限后,对该犯罪行为的追诉权消失的法律制度。作为一项刑法基本制度,追诉时效的意义和必要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无论是中国内地还是澳门,在各自的刑法典中都对追诉时效的基本制度进行了规定。本文将比较内地刑法和澳门刑法中追诉时效范畴内的一些基本制度。
追诉时效的适用范围主要涉及适用于哪些犯罪行为,并规定了追诉权的消失。内地刑法将追诉时效的内在根据主要定位于刑罚处罚的需要。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一定的期限后不再追诉,这意味着虽然犯罪经过了法定的追诉期限,但追诉权并没有实质性地消失。国家之所以不再追诉,是基于刑事政策考虑,认为追诉没有必要或代价太高。根据该条第四项的规定,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和死刑的犯罪行为,即使经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20年,如果认为有必要追诉,仍可以向最高检察院申请核准追诉。因此,内地刑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哪些犯罪不适用追诉时效,但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和死刑的犯罪是可能不受追诉时效期限限制的。内地刑法也没有明确规定追诉时效规制的是哪些权力,但根据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可以判断,追诉时效规制的是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权力,包括检察院、公安、安全机关对相应案件立案侦查的权力,以及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向法院提起自诉的权利。对于刑事案件,追诉时效期限一般从犯罪发生之日起计算,直至检察院、公安、安全机关立案侦查之日或自诉人提起自诉之日为止,之后的诉讼活动不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约束。
澳门刑法典将追诉时效的内在根据主要定位于尊重时间经过的实际力量,维护实现实际目的的法律秩序。根据第110条的规定,自犯罪实施之时起经过一定的期间,追诉权随即因时效而消失。这意味着只要犯罪行为经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对该罪的追诉权就会实质性地消失。由此可推出,追诉时效适用于所有的犯罪行为。澳门刑法典第112条将诉讼活动中的障碍作为时效中止的事由,第113条将每一诉讼阶段中具有重要标示意义的诉讼活动作为追诉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这表明澳门刑法中的追诉时效规制对象包括求刑权和量刑权,不论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控诉的提起,还是案件的审理活动,都受到追诉时效的约束。其追诉时效期限从犯罪实施之时起计算,直至作出判决之日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