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可以假释吗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13
抢劫罪的假释条件及程序
法定的对象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假释。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法定的实质条件
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有悔改的态度。犯罪分子必须认罪服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
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实际执行十年以上,才可以适用假释。对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仍应按原判无期徒刑实际执行10年以上,才可以适用假释。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适用假释,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的起始时间,应从羁押之日起计算。
特殊情况下的假释
根据我国刑法,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适用假释,但必须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特殊情况包括: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罪犯已经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并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危害社会;罪犯有专门技能,有关单位急需使用;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本人照顾,请求假释的(对犯罪集团的首犯、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除外);为了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犯罪时未成年,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对某些具有外国国籍或不属于大陆籍的罪犯而适用假释;其他特殊情况。
不能适用假释的情况
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
假释的司法程序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执行机关需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
假释制度的概述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