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2-0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判决书生效需要一定的程序。
如果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但判决尚未生效,不能立即执行。在此情况下,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罪犯仍然被羁押,一审人民法院应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将其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相关公安机关。待判决书生效后,应将法律文书送达当地公安机关。
一旦缓刑被宣布,犯罪分子将当庭获释,并与被害人无关。所谓缓刑是指不被羁押,在特定条件下附加考验期。在考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行为,犯罪分子将不再被羁押。
因此,法院判决缓刑后,根据具体情况和判决书的生效程序,执行时间可能会有所延迟。但一旦判决书生效,相关程序将立即进行,以确保缓刑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