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缓刑审判委员会决定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缓刑法律知识

职务犯罪缓刑审判委员会决定吗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23

 
112216
利用职务犯罪的行为被发现了且举报了后,职务犯罪嫌疑人是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担一定的法律代价的,在这时候职务犯罪的嫌疑人也希望能够争取到缓刑的机会,让自己能够有用于改正的任何可能性。手心律师网有更多知识,欢迎浏览。

职务犯罪缓刑审判委员会决定的适用条件和情形

一、刑罚适用原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深刻认识职务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发挥刑罚的惩治和预防功能。在全面把握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的基础上,严格依照刑法规定的条件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既要考虑从宽情节,又要考虑从严情节,确保刑罚与犯罪相当,刑罚执行方式与犯罪相当,避免不当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不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职务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

  1. 不如实供述罪行;
  2. 不退缴赃款赃物或将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
  3. 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4. 犯有数个职务犯罪并罚或以一罪处理;
  5. 曾因职务违纪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分;
  6. 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特定款物(如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等);
  7. 受贿犯罪中具有索贿情节;
  8. 渎职犯罪中徇私舞弊或滥用职权情节恶劣;
  9. 其他不应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

三、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

不具有上述不适用情形的职务犯罪分子,如果退缴赃款赃物并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贪污、受贿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如果不需要判处刑罚,符合刑法规定第383条第1款第(3)项的情形,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对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构成犯罪的情况,如果在一审宣判前已归还公款,且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可以适用缓刑;如果在案发前已归还且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四、量刑决定的注意事项

人民法院在审理职务犯罪案件时,应注意听取检察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提出的量刑意见,分析案发前后的社会反映,必要时征求案件查办等机关的意见。对于情节恶劣、社会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案件,不得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

五、特殊情形下的决定程序

对于具有上述不适用情形之一,但根据全案事实和量刑情节,检察机关认为确有必要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并提出量刑建议的,应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审理法院认为确有必要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的,应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延伸阅读
  1.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2. 贪污罪与滥发补贴的区别
  3. 仓管盗窃与职务侵占的区别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若干规定
  5. 贪污受贿可被判处死刑吗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破坏公物二万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
  2.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
  3.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
  4.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5. 拐卖儿童罪从犯刑事责任的量刑问题
  6.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立案标准
  7. 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