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1-11
根据刑法第70条和第71条的规定,对于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或又犯新罪的情况,有两种不同的并罚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其关键区别在于刑罚执行期间发现的犯罪是漏罪还是新罪。
如果在判决宣告之前实施的犯罪被发现,应当采用先并后减的方法进行并罚。也就是先将漏罪与已判决的罪根据刑法第70条进行并罚,然后再减去已执行过的刑期。这样可以确定在发现漏罪时仍需执行的刑罚或刑期幅度。
如果在判决宣告之后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应当采用先减后并的方法进行并罚。也就是先减去已经执行过的刑期,然后将余刑与新罪的刑罚进行并罚。这样可以确定在犯新罪时仍需执行的刑罚或刑期幅度。
这种规定的设计意义在于对犯罪分子更为严厉。根据这些规定,常常使得犯罪分子执行刑罚的最低起点较高,并且有可能使其实际被执行的刑期超过20年。
举例来说,某甲因为A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了5年后发现还有漏罪B罪。根据法律规定,B罪应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那么,先将漏罪B罪的刑罚与A罪的刑罚进行并罚,然后减去已执行的5年刑期。如果决定执行12年有期徒刑,则某甲还需执行7年有期徒刑。
接着,再将某甲又犯的新罪C罪的刑罚与未执行的7年刑期进行并罚。如果决定执行11年,则某甲实际上需要执行16年有期徒刑。
因此,根据先并后减和先减后并的并罚方法,可以确定犯罪分子需要执行的刑罚或刑期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