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罪并罚附加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数罪并罚法律知识

数罪并罚附加刑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0-05-25

 
112038
在实际中,我们应该有听说过数罪并罚吧,但是我们很多人对于数罪并罚时附加刑如何执行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们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那么数罪并罚附加刑?手心律师网小编总结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数罪并罚附加刑的执行

我国刑法第69条规定: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需执行。该条的规定,说明在数罪中有一个罪判处附加刑的,或者数罪均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都应继续执行,附加刑不适用数罪并罚原则应分别予以执行。既有主刑又有附加刑时,附加刑和主刑应当罚,不能由主刑吸收附加刑,附加刑仍需执行。而数个附加刑如何执行问题则没有解决。因此,刑法关于附加刑并罚中有数个附加刑的,应适用我国刑法关于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并罚。数个附加刑的并罚包括了不同种附加刑的并罚和同种附加刑的并罚,数个不同种附加刑应当并科,对此没有争议。

1、两个以上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的并罚。两个以上剥夺政治权利的并罚,在实行混合主义原则的国家,多规定执行期中最长的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即采取吸收原则。从我国刑法规定情况看,两上以上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有两种情况,一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与一个或多个剥夺政治权利五年以下附加刑的并罚;

2、两个以上剥夺政治权利均在五年以下附加刑的并罚。前者采用吸收原则,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吸收了短期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应当宣告决定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对于第二种情况如何并罚,我们认为,应采取限制加重原则进行并罚,即以各罪中确定的剥夺政治权利刑罚为最低限进行加重,但不超过规定限额,这里的规定限额应通过修改刑法作出明确规定。我国刑法第55条规定,除死刑或无期徒刑外,判处其他刑罚,剥夺政治权利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一人犯一罪可判处一个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剥夺政治权利,而一个人犯数罪,可判处数个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剥夺政治权利(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除外),如果并科则最高剥夺政治权利刑可达十年以上,其附加刑显然过重。如果采取吸收原则,最高剥夺政治权利仅五年,与一人犯一罪处刑相同,这又显得过宽,有悖于罪刑相适应原则,因此采取限制加重原则较为合适。加重可在数罪中最高宣告剥夺政治权利刑以上加重,而限制的最高限额,可借鉴刑法第57条的规定,确定上限。刑法第57条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对于死刑缓期执行或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减刑后最高达十年。而数个五年以下剥夺政治权利刑,其主刑必为数个有期徒刑,数个有期徒刑的并罚最高不超过二十年,这与刑法第57条所规定的死刑、无期徒刑减刑后的刑罚基本相当,因此,参照第57条的规定,将数个剥夺政治权利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除外)并罚后的最高刑确定为十年较为合适,这既符合我国刑法数罪并罚原则,又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

3、两个以上罚金刑的并罚。两个以上罚金如何并罚,由于我国刑法对此未做规定,实践中一般都采取简单相加的方法,确定执行的罚金额,即采取并科原则。我们认为两个以上罚金刑的并罚,应采用限制加重原则,不应采用并科原则。两个以上罚金刑的并罪采用限制加重原则,这在大多数国家的刑法中都予以确认,一些采取并科主义原则的国家,也将两个以上罚金在总额以下确定罚金数额作为并科的例外,这说明采取这种原则,经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的意义。其次,从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采取简单相加的办法,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实践中难以执行。我国刑法在罚金刑的立法上采用了无限额罚金刑、幅度罚金刑和倍比罚金刑三种形式。无限额罚金刑,给立法者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罚金数额,这样就便于执行。而幅度罚金刑或倍比罚金刑,其幅度刑的起点较高,如果数个罚金刑完全并科,则确定的罚金数额与犯罪人的经济状况和实际履行能力往往相距甚远,造成判决无法执行。因此,对两个以上的罚金刑采用并科原则并不可取,而应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在一定限额以下确定罚金数额。

另外数罪中被判处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也应当执行,并且有几个执行几个,刑法规定“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1.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
  2. 缓刑后有犯罪会加刑吗
  3. 数罪并罚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4. 数罪并罚的上限是多少
  5. 数罪并罚的刑期怎么计算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学术造假的处罚方式
  2. 言语激怒导致打架的责任
  3. 涉嫌贩毒数量少证据不足有3人指证没物证怎么判刑
  4.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
  5. 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
  6.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7. 敲诈勒索未成年人的刑罚问题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