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无效怎么办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5-30
房屋需要拆迁可能是多种原因,不过在拆迁前都会签订一份拆迁协议,拆迁协议内容是很多的,拆迁户最关心的是协议里的拆迁款。 拆迁协议无效怎么办?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有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拆迁协议的无效性及处理办法
无效协议的含义
无效协议指的是没有达成有效协议的情况,因此只能按照原始状态重新进行补偿协商或依法进行评估补偿。
合法行为的要求
拆迁协议必须是房屋拆迁双方的合法行为。合法行为是指按照房屋拆迁法规的要求进行的行为。例如,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资格,社会组织作为拆迁协议当事人必须具备法人资格;签订协议的承办人必须具备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权证明;委托代理订立协议必须经过合法程序;被拆迁人在签订协议时必须提供产权证书、使用权证明等法律文件。任何违反法规规定、采取欺诈手段等方式订立的协议都是无效的。
拆迁协议无效的情况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拆迁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 拆迁人与无拆迁民事权利能力(或主体资格)的被拆迁人达成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
- 拆迁人与非安置房屋所有权人或权利人达成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
- 被拆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拆迁人达成的拆迁补偿协议无效;被拆迁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拆迁人达成的拆迁补偿协议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的同意,否则无效。
- 代理人在超越代理权限或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签订的拆迁补偿协议,且未经权利人追认的协议是无效的。
- 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欺诈或胁迫的手段达成的拆迁补偿协议,或损害国家利益达成的协议是无效的。
-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被视为无效。
除了上述列举的情形和依法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外,其他合法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受到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