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5-03
1. 每次盗窃的财物价值都没有达到普通盗窃罪所要求的“数额较大”标准。这是多次盗窃的重要特征。如果有一次达到这个标准,就解决了定罪的问题,也就不会存在多次盗窃的问题。
2. 多次盗窃的累计数额可以达到数额较大,但不要求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多次盗窃考量的是行为人盗窃的习性和主观恶性,反映的是其持续的违法行为。尽管每一次都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累计数额也不要求必须达到,但并不排除累计数额达到数额较大的可能。
3. 多次盗窃在盗窃罪评价顺序中属于兜底类型。盗窃罪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数额型盗窃罪、入户盗窃、扒窃和携带凶器盗窃。在考量是否构成多次盗窃时,首先要确定是否构成普通盗窃罪。如果满足数额较大标准,定罪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不能构成普通盗窃罪,则按照入户盗窃、扒窃和携带凶器盗窃的顺序进行考量。只有在以上四种类型都不能成立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是否构成多次盗窃。
因此,多次盗窃中的每次盗窃行为是除了数额较大、入户盗窃、扒窃和携带凶器盗窃以外的一般违法行为。多次盗窃之所以入罪,正是因为由多次一般违法行为的量变转化为质变。
4. 盗窃未遂不影响多次盗窃的认定。多次盗窃反映的是由于盗窃成性而对社会的危害,而不以是否既遂为评判标准。这是学界的共识。此外,多次盗窃还包括两年内因盗窃受过的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