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解除限制出境的期限的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驱逐出境法律知识

申请解除限制出境的期限的规定

点击数:88 更新时间:2023-12-01

 
110503
解除限制出境一般需要特定的时间才可以进行解除。如果实在是由特殊原因的,也可以向法院提起申请,并且有人为你作出担保。但是最后的裁定还是有法院决定。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申请解除限制出境的期限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申请解除限制出境的情形

一、债务清偿完毕

当案件所涉债务已经全部清偿完毕时,可以申请解除限制出境的措施。

二、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

被执行人可以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作为解除限制出境的理由。

三、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

如果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限制出境的措施,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解除。

四、裁定终结执行

当执行法院对案件做出终结执行的裁定时,可以申请解除限制出境的措施。

五、其他情形

执行法院认为在其他情形下可以解除限制出境的措施,也可以进行申请。

申请解除限制出境的期限

执行法院在决定解除限制出境措施时,应当经过合议制作裁定书,并经执行局长签批,上报省法院审批。省法院应当在7日内审批完毕。审批后,应将裁定书分别送达有关当事人和协助义务机关,并及时归还扣留的出入境证件。

限制出境措施的法律性质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2条的规定,财产保全的申请人没有进行国籍区分,因此《民事诉讼法》第92条和第十章的规定并不能作为限制出境的依据。限制出境在我国现行立法中还没有明确的规范,因此应当作为一种独立的保全制度加以规定。考虑到限制出境的特殊法律性质,有必要对限制出境与财产保全以及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进行区分。

1、限制出境与财产保全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2条的规定,财产保全措施是针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的,而限制出境措施是针对被申请人本人进行的,所指向的对象不同。因此,限制出境不属于财产保全措施的范畴。在审判实践中,法院不应当错误地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财产保全的规定来做出限制出境的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涉港澳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明确规定了限制香港、澳门当事人出境的措施,并将其作为其他强制性措施来处理,与诉讼保全有所区别。

2、限制出境与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为了保障民事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采取的强制手段。从保障民事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来看,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与限制出境的目的相同。然而,二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区别:法院是根据职权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强制措施,而限制出境措施的采取一般是基于当事人的申请;强制措施可以针对任何妨害民事诉讼的人,包括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而限制出境措施一般只能针对案件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章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并不包括限制出境。

延伸阅读
  1. 侵权纠纷中的财产保全程序
  2. 起诉他人财产保全所需时间的一般规定
  3. 民事案件财产保全期限的规定
  4. 离婚车辆财产保全的期限
  5. 财产保全的冻结期限

刑罚种类热门知识

  1.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
  2. 有期徒刑的减刑规定及条件
  3.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法律责任
  4. 刑法第54条:剥夺政治权利的定义
  5.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
  6. 政治权利剥夺期限的计算方式
  7. 刑事拘留期限计算方法最新规定
刑罚种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