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驱逐出境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3-26
驱逐出境,是指将犯罪分子从我国境内驱逐到我国境外的一种刑法处罚。对于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中国公民,不适用单独或附加判处驱逐出境的刑法。由此可知,驱逐出境只适用于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驱逐出境,是指将犯罪分子从我国境内驱逐到我国境外的一种刑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驱逐出境的适用规定
适用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中国公民,不适用单独或附加判处驱逐出境的刑罚。因此,驱逐出境仅适用于不具有中国国籍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
适用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应根据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依法定罪量刑,并可根据情况判处主刑或附加刑,其中包括驱逐出境。刑法明确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驱逐出境的性质
“附加适用”这一概念界定了驱逐出境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而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例如,某外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犯抢劫罪,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附加驱逐出境。在该犯罪分子服刑期满后,将被押送驱逐出境,或者被押送回其所在国的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领)事馆。
适用条件
驱逐出境的适用具有严格的规定。不仅要考虑犯罪情节和罪行的轻重,还要考虑国际大形势以及犯罪人的国籍国与我国的外交关系。如果仅从刑事处罚的角度考虑,可能会给我国的外交工作增加难度。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可以根据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独立适用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的刑罚。这一规定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并确保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