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十八岁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法律知识

不满十八岁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是什么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1-16

 
109443

未满十八岁不适用死刑的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的从轻或减轻处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意味着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具体是从轻还是减轻以及从轻的幅度将根据具体案件确定。根据这一原则,在量刑时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低龄犯罪者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应区别对待。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决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时,也应考虑到不同年龄段行为人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和实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原则。

未满十八岁不适用死刑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是一个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所谓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即使审判时已满十八周岁,如果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仍然适用该条规定。我国刑法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的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关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由于未成年,还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他们尚未达到罪行极其严重、不可改造的程度,因此不适宜适用死刑。

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感化、挽救原则

根据我国《未成人保护法》第38条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从法律上明确了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司法机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正确处理惩罚和教育的关系。教育工作应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人员对待未成年人要以攻心为主,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对待学生一样,根据其个人特点,用理性和情感教育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

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特殊权利

除了保障未成年人享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之外,还要注意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一些特殊权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第2款规定,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在处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司法人员不能仅仅从处罚的目的出发,满足于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调查。还要基于教育、挽救的目的,对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生活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必要时还要进行医疗检查和心理学、精神病学判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
延伸阅读
  1. 法院判决终结案件对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影响
  2. 离婚作为改名字的理由
  3. 教唆犯的定义和特点
  4. 招聘童工会受什么处罚
  5. 宪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

刑罚种类热门知识

  1.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2. 如何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
  3. 刑罚罚金由谁执行的规定
  4. 刑罚罚金的标准有哪些种类
  5. 刑罚罚金标准是多少钱一天
  6. 刑罚罚金交不起怎么办呀怎么处理
  7. 刑罚罚金的减免规定有哪些方式
刑罚种类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