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的执行和禁止令是什么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3-10-03
管制是什么呢?对于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因为管制是刑事犯罪的处罚手段,只有违反了刑法的犯罪分子才能依照实际情况来判处管制处罚。管制的相关规定是很严格的,不是所以罪责都适合管制。那么管制的执行和禁止令是什么?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管制的执行和禁止令的定义和规定
管制的执行
管制是一种刑罚方法,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限制其一定的人身自由。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并由公安机关依靠群众来监督执行。具体执行过程为:人民法院将判决书和执行通知书送到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禁止令
禁止令是一种非刑罚处罚措施,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或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具体犯罪情况,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可以作出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或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或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强制性约束措施。
管制的执行规定
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被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
2. 不得行使言论、出版、聚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在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的情况下,被管制的犯罪分子不得行使言论、出版、聚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 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 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被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需报告执行机关批准
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必须事先报告执行机关并获得批准。
根据上述规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剥夺政治权利,应当将其作为附加刑判处,且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一旦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的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当向其本人和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并发给本人解除通知书。同时,如果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也会宣布恢复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