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存在未遂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法律知识

逃逸存在未遂吗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9-03

 
107126
发生交通事故后有些肇事者害怕自己接受相关的处罚,于是第一时间就想着要逃逸,但是刚刚开车打算逃走的时候,又想起了逃逸会加重处罚,于是又没有进行,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认为属于逃逸未遂。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逃逸的未遂性质及法律规定

逃逸行为作为一种具体的犯罪行为,在法律上是可以被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犯罪结果。

犯罪未遂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具备以下三个构成要件或特征,这些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进行区分的标志:

第一,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这意味着行为人已经采取了明确的行动,以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与仅仅进行犯罪预备的行为有所区别。

第二,犯罪未能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来。这意味着犯罪分子在犯罪行为进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的犯罪结果,与已经完成的犯罪行为有所区别。

第三,犯罪停止在未完成的阶段,是由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这意味着犯罪分子本身并不是自愿停止犯罪行为,而是由于某种外部原因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停止,与自愿中止犯罪行为的情况有所区别。

延伸阅读
  1. 闯红灯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2.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3. 交通事故责任人逃逸后的处理措施
  4.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5. 停车场刮蹭逃逸后果可能构成肇事逃逸

犯罪热门知识

  1.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
  2. 帮助凶手逃走是否共同犯罪
  3. 一、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构成
  4. 香港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5. 指使他人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6. 先后殴打致伤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7. 开设赌场罪从犯获利2万判几年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