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6-04
犯罪未遂是指在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没有得逞的情况。根据犯罪行为的实施情况和行为人的主观意图,犯罪未遂可以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两种类型。
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完成了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例如,行为人已经入户盗窃并携带凶器,但由于被意外发现或其他干扰因素,未能成功实施犯罪行为。对于实行终了的未遂,法律通常会根据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和意图进行相应的量刑。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的介入,导致行为人不敢或不能把犯罪行为实行终了,最终犯罪没有得逞。例如,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行为时,由于突发的警察巡逻或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放弃了犯罪行为。对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法律通常会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和意图,但量刑可能相对较轻。
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例如,行为人计划实施一起盗窃行为,但由于警方的及时干预,未能成功实施犯罪。对于能犯未遂,法律通常会根据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和意图进行相应的量刑。
不能犯未遂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或行为手段或行为对象等原因,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例如,行为人计划使用的盗窃手段不可行,或者行为人的目标并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导致犯罪无法实施。对于不能犯未遂,法律通常不会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