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认教唆犯的刑事责任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09
在现实生活中刑事犯罪是非常多的,而刑事犯罪有很多是属于共同犯罪,由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的,而教唆他人犯罪也是属于犯罪的行为,那么如何确认教唆犯的刑事责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确认教唆犯的刑事责任的要点
一、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角色
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规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所扮演的角色。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从犯起次要作用。因此,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相对应。
二、教唆未满18周岁人犯罪的从重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教唆未满18周岁人犯罪的情况,应当从重处罚。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在心智和判断能力上相对脆弱,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操纵。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
三、教唆未遂的刑事责任
教唆未遂是指被教唆者没有犯下被教唆的罪行,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未能发生。在主观上,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没有得逞;在客观上,教唆犯的犯罪构成要件尚未完全满足。此外,教唆犯未能成功教唆的原因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因素所致。因此,在此情况下,教唆犯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应当视为教唆未遂。
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需要考虑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角色,对教唆未满18周岁人犯罪的情况要从重处罚,同时对教唆未遂的情况要进行特殊处理。教唆未遂是指被教唆者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罪行,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未能实现。教唆犯在教唆未遂的情况下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因此应当视为教唆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