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28
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规定,如果借款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是应给对方足够的准备时间。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两年,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外。这意味着债权人必须在两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获得法律保护。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从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然而,如果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
如果借款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债权人仍然希望追回债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总之,在借款已经过了诉讼时效的情况下,债权人仍有一定的机会追讨债务。然而,具体的追债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