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9-03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无论污染者有无过错,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污染者以排污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由主张不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条:两个以上污染者共同实施污染行为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请求污染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两个以上污染者分别实施污染行为造成同一损害的,被侵权人请求污染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四条:两个以上污染者分别实施污染行为造成同一损害的,每一个污染者的污染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被侵权人请求污染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每一个污染者的污染行为都不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被侵权人请求污染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部分污染者的污染行为足以造成全部损害,部分污染者的污染行为只造成部分损害的,被侵权人请求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污染者与其他污染者就共同造成的损害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并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五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危害性以及有无排污许可证、是否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否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等因素确定污染者的责任大小。
第一条:被侵权人可以分别或者同时起诉污染者和第三人,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二条:被侵权人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第三人的过错程度确定其相应赔偿责任。
第一条:本解释施行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被侵权人要求污染者承担责任并请求赔偿,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被侵权人应提供以下证据材料:
(一) 污染者排放了污染物;
(二) 被侵权人遭受了损害;
(三) 污染者排放的污染物或其次生污染物与损害之间存在关联性。
如果污染者能举证证明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认定其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一) 排放的污染物没有可能造成该损害;
(二) 排放的可造成该损害的污染物未到达该损害发生地;
(三) 该损害在排放污染物之前已经发生;
(四) 其他可以认定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形。
对于查明环境污染案件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可以委托具备相关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推荐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检测报告、评估报告或监测数据。
当事人可以申请通知一至两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意见或污染物认定、损害结果、因果关系等专业问题提出意见。人民法院可以准许此申请。如果当事人未申请,但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也可以进行释明。专门知识人在法庭上提出的意见经当事人质证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出具的环境污染事件调查报告、检验报告、检测报告、评估报告或监测数据等,经当事人质证,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对于突发性或持续时间较短的环境污染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申请证据保全。人民法院应当准许此申请。
如果被申请人具有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或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可以申请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责令被申请人立即停止侵害行为或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人民法院应根据被侵权人的诉讼请求和具体案情,合理判定污染者应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如果被侵权人请求恢复原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裁定污染者承担环境修复责任,并同时确定被告在不履行环境修复义务时应承担的环境修复费用。如果污染者在生效裁判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环境修复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委托他人进行环境修复,所需费用由污染者承担。
如果被侵权人起诉请求赔偿因污染造成的财产损失、人身损害以及为防止污染扩大、消除污染而采取必要措施所支出的合理费用,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下列情形应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弄虚作假:
(一)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明知委托人提供的材料虚假而出具严重失实的评价文件;
(二) 环境监测机构或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故意隐瞒委托人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事实;
(三) 从事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故意不运行或不正常运行环境监测设备或防治污染设施;
(四) 有关机构在环境服务活动中其他弄虚作假的情形。
被侵权人提起诉讼,请求污染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不受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时效期间的限制。
本解释适用于审理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民事案件,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另有规定的除外。相邻污染侵害纠纷、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受污染损害发生的纠纷,不适用本解释。
本解释施行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一审、二审案件适用本解释规定。本解释施行前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本解释施行后依法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本解释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以前颁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