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3-12-08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产品缺陷主要指的是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而产品瑕疵则是指买卖标的物本身存在物质性的缺陷,导致产品在贸易中价值降低。产品缺陷主要涉及侵权责任,而产品瑕疵则涉及合同责任。
在购买产品时,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如果卖方提供的产品不符合合同约定或违反法定质量标准,则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质保期实际上是双方合同约定的条款,商家在质保期内履行合同条款并修复产品,即履行了瑕疵担保责任。因此,在保质期过后,即使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买家也不能追究厂家和销售者的产品瑕疵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158条的规定,买受人在接受标的物时可以对其进行检验并提出质量异议。物在交付时,风险已转移给买受人,因此买受人在接受标的物后发现瑕疵应自行承担。但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出卖人对标的物的瑕疵担保,那么在担保期间,出卖人仍需承担瑕疵责任。在担保期过后,出卖人无需再承担瑕疵责任。
产品缺陷责任是一种严格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45条的规定,即使没有人身或财产损害,只要产品存在缺陷,消费者都可以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排除妨害、消除危险。产品缺陷造成的人身或财产损害与产品的质保期无关,侵权行为是根据过错、因果关系和损害结果来判断侵权者的赔偿责任。因此,即使保质期过后,如果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买受人仍可要求出卖人排除妨害并赔偿损失。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的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损时开始计算。除非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否则从缺陷产品交付给消费者起算的十年内,仍可要求赔偿。
建设工程质量保修金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的用于维修工程在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内出现质量缺陷的资金。保修期从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建设工程的保修期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
根据国务院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40条规定,不同类型的建设工程有不同的保修期限。例如,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的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的保修期限为5年;供热与供冷系统的保修期限为2个采暖期或供冷期;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的保修期限为2年。
根据国务院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41条规定,如果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履行保修义务,并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