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2-23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生产和销售劣质药品的行为,应当没收违法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情况,可以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如果构成犯罪行为,还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院在药物管理方面应当制定明确的规定和管理制度。过期药物存在许多风险,尽管为了保证安全,许多产品的保质期远远短于实际的变质期,但是过期产品在食品医药行业是有严格规定的。特别是药物对人体产生极大影响,对于药物的管理和使用应当更加谨慎和严格。即使是过期几天,也不应该给病人使用。
因此,一旦确实事情属实,医院应当承担使用过期药物的违法责任。如果给患者造成损失,还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此外,患者作为消费者,也可以以知情权受侵害为由,要求医院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有疑是医疗事故导致病人死亡,且临床诊断无法确定死因,医患双方或其中一方应在病人死亡后48小时内提请尸检。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应立即委托司法机关组织尸体解剖,并由司法机关出具尸检报告书。如果一方拖延时间或拒绝尸检,影响对死因确定,拖延或拒绝方应承担责任。
医疗事件发生后,医患双方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书面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缴纳相应的鉴定费用。对于死因不明、有一方拖延或拒绝尸检的情况,可以拒绝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
医疗事件发生后,原则上应由医疗单位与患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先行协商处理。如果达成协议或共识,案件就此结案。如果协商无效,任何一方都可以在规定时限内提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书发出后,如果医患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不服,应在15天内再次申请重新鉴定(即复议),也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对于疑似发生在非法行医的“医疗单位”的疑似“医疗事故”,不适用上述处理程序。
以下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