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环境中隐私权的保护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法律知识

浅论网络环境中隐私权的保护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2-07

 
98486

网络侵权及网络环境中隐私权的相关问题

一、网络侵权的概述及其特点

网络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截至目前,中国的网络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络用户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网络的发展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网络侵权问题。

网络侵权者往往是以网名注册或匿名,给实践中侵权者的认定提供了技术上的难题。除了网民,网络服务经营者也成为了网络侵权行为的帮凶。《侵权责任法》规定了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时,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措施,就应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侵权行为通常是过错责任,要求受害人举证侵权人及侵权后果。然而,网络侵权行为人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和法律滞后性,在网络中任意侵害他人权益,受害人常常因缺乏法律依据或找不到侵权人及证据而无法维权。

二、网络环境中隐私权的主要内容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隐私权已经不再局限于现实生活,而延伸到了网络空间。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权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它也包括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信息的敏感信息,如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

与传统的隐私权相比,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权范围更广泛,保护重点也从防止公开转移到对个人数据信息的控制和利用。网络环境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侵害人格权:包括盗用或假冒他人姓名,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发表攻击、诽谤他人的文章,非法侵入他人电脑、非法截取他人传输的信息、擅自披露他人信息、大量发送垃圾邮件等。

二、侵害财产权益:网络便捷性和商务性使得通过网络侵害财产利益的情形较为常见,包括窃取他人网络银行中的资金,以及窃取他人网络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等。

三、侵害知识产权:主要表现为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和商标权,如擅自将他人作品进行数字化传输、规避技术措施,以及在网站上使用他人商标等。

三、网络环境中侵犯隐私权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进行各种网络活动时,网民面临着个人数据和信息被他人获取和收集的危险。一些网民可能会遭遇账号和密码被黑客盗走、身份证号和姓名被他人获取和假冒、个人信息和身份被他人收集和公开等问题。此外,网络环境中隐私权问题的日益增多,如个人隐私照片、视频被曝光、个人私生活内容在网络上被传播等,给互联网带来了最大的困扰。

延伸阅读
  1. 光污染的法律规定
  2. 《环境保护法》与侵权责任
  3. 的上海垃圾分类标准
  4. 如何处理含病原体的污水以符合海域排放标准
  5. 我国怎么举报工地扰民

网络侵权热门知识

  1.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
  2. 网络水军乱发帖侵害别人权益是否违法?
  3. 网络名誉权保护的法律规定
  4. 肯*基案件:名誉侵权判决及法律分析
  5. 网络犯罪的特点
  6. 网络文章被复制的维权程序及措施
  7. 适用“避风港”原则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网络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