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监督:重视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法律知识

网络舆论监督:重视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1-21

 
98479
一般侵害名誉权与通过网络侵害名誉权

我国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当判断某一公民的行为是否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时,应以是否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并导致他人人格受损、社会评价降低等事实为标准。

传统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一般来说,要构成侵害名誉权,需要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1. 受害人确实遭受名誉被侵害的事实;
  2. 侵权人的行为违法;
  3. 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 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

网络名誉侵权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日益增多。与一般名誉侵权相比,网络名誉侵权具有以下特点:

网络名誉侵权的主要方式

尽管通过网络侵害名誉权的情况较为复杂,但一般来说,网络名誉侵权的主要方式包括:

  1. 通过发送电子邮件侵犯名誉;
  2. 通过网络散布他人的隐私以降低受害人的社会评价;
  3. 在网络论坛和留言板上发表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言论。
延伸阅读
  1. 关于加强消费维权工作的意见
  2. 网购假货投诉受理渠道
  3. 第三方网络平台涉及的法律关系
  4. 2005年河南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
  5. 开车撞死人未能支付赔偿的法律解决方案

网络侵权热门知识

  1. 网络谣言法律维权:应对措施和治理措施
  2. 网络游戏侵权纠纷: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案
  3.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
  4. 网络著作权部分
  5. 网络骚扰是否构成犯罪?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6. 网络主播唱歌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7. 网络计划方法在建设施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网络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