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精神损害赔偿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法律知识

婚姻精神损害赔偿法律规定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0-20

 
98389
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正式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一)中对离婚损害赔偿问题作了进一步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损害赔偿的含义、赔偿义务主体、提出赔偿的方式等问题。总之,确立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婚姻义务的内在要求,是配偶权民法属性的直接反映,是新形势下保护离婚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司法部门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需要。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和构成要件

一、损害赔偿的基本功能

损害赔偿作为侵权行为法的基本救济手段,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填补受害人的损害。根据这一原则,只有当受害人遭受了实际损害时,才有权利要求赔偿。通过补偿损失,受到损害的权益得到救济和恢复。

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是指配偶一方违法侵害配偶他方的合法权益,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精神利益的损害和精神创伤,过错配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是一种非财产上的损害,其实质是过错方的侵权行为对另一方配偶权的侵害,并因此给无过错方造成了严重的精神痛苦和肉体痛苦。

三、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始于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该法也确认了配偶身份权的存在,但没有具体规定侵权民事责任。因此,《婚姻法》专门规定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来调整婚姻家庭中对无过错方的侵权。在日本民法中,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被称为离婚抚慰金制度。

四、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根据我国新《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

  1. 法定违法行为:指配偶一方实施了违背《婚姻法》的行为,例如重婚、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
  2. 损害事实:指配偶一方的违法行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无过错配偶由此受到精神利益的损害和精神创伤。精神创伤是指有过错的配偶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违法行为致使离婚,造成过错方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3. 因果关系:配偶乙方实施的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的违法行为,是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而离婚并造成无过错方配偶遭受精神损害的直接原因。
  4. 主观过错:对于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而言,过错是构成要件之一。一般来说,只要侵害人具有过错,就可以构成侵权行为。过错是行为人决定其行为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然而,在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中,一般过失是不能构成过错的,只有在重大过失和故意的情况下才能构成过错。

需要注意的是,重大过失是指侵权人违反夫妻间基本的注意义务,即侵权人完全可以预料到自己的行为将夫妻关系带来严重后果,但却怠于注意并不为相当准备。对于由于一时疏忽轻过失所造成的侵权行为,由于其违法性不高,基于家庭和谐的考虑,通常认为不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延伸阅读
  1. 男方离婚答辩状
  2. 已协议离婚半年后是否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3. 朱某某与田某某的事实婚姻关系以及离婚诉讼案件
  4. 丈夫以威胁言行对妻子造成精神损害,法院准许离婚并判赔精神抚慰金
  5. 离婚赔偿数额的确定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手机丢失责任问题的法律分析
  2. 电力设备的破坏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3. 狗被偷了报警应如何处理
  4. 学生破坏公物的法律判罚
  5. 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及标准
  6. 偷狗报警:警察会采取行动吗?
  7. 产品质量损害的赔偿方式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