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侵权的构成条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法律知识

隐私权侵权的构成条件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0-08

 
98140

隐私权侵权的构成条件

一、主观过错

侵害隐私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过错的形态都会影响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的轻重。

二、违法行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或违反社会公德,因此被法律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隐私权是一种绝对权利,具有普遍的对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都有义务不侵犯他人隐私。任何违反这种义务的行为都被视为侵犯隐私行为,除非存在正当合法的抗辩事由。通常,这种侵犯行为可以以各种形式表达,并不一定需要公开他人隐私作为要件。根据行为类型的多样性和隐私内涵的发展性,可以概括为侵扰私人空间的行为和侵害私人信息的行为。

三、损害结果的发生

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和精神痛苦。侵害隐私并不直接与财产利益挂钩,甚至有时根本没有财产利益受损。受冲击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损害,通常伴随着精神痛苦。当然,这并不否认隐私权遭受损害可能导致权利人在经济上的损失。一般来说,只要存在侵害法定权利的事实,即使侵害后果难以觉察或证明,也可以构成侵权行为中的损害。隐私权作为一种精神性人格权利,其损害后果不易量化,受害人很难证明具体的人格受损。但这并不妨碍认定损害事实的存在。

四、具备因果关系

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和损害事实往往具有直接关联性。侵害隐私权的后果表现为权利人个人信息的“外溢”和私域生活的侵扰,这一事实是侵害行为所致。换句话说,权利主体因为不法行为而遭受人格利益的损害。非财产性利益受损与行为方面相对容易把握,问题在于财产利益与侵权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定。是否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来判断,通常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时间上是否存在顺序性,二是侵害行为是否客观存在。

延伸阅读
  1. 侵权责任法中对网上人肉搜索的规定
  2. 没有暴露姓名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
  3. 我能公布借钱不还的个人信息吗
  4. 记者曝光他人隐私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5. 故意登录他人社交号是否构成侵犯隐私行为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校园欺凌者需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2. 公众号发布谣言的处理措施
  3. 网上聊隐私是否违法
  4. 故意破坏他人财物500元以下能拘留吗
  5. 根据规定干洗店把衣服洗坏了怎么赔偿
  6. 物品赔偿证明怎么写
  7.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界限是什么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