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10-31
根据民法和刑法,对于造谣者的惩罚主要是为了保护被造谣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一般情况下,如果情节不严重,法院可以给予训诫并要求造谣者公开道歉。
对于情节严重的造谣行为,将以诽谤罪来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被害者有权要求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开始生效。
根据该司法解释,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根据该司法解释,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根据该司法解释,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如果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并且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达到一定数量,将构成犯罪,应依法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以及编造虚假信息并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还有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威胁、要挟他人索取财物的行为,都可能构成其他罪行,如寻衅滋事罪和敲诈勒索罪。
如果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发布虚假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并且具有一定数额的违法所得,将被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并依法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