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1-16
对于在网络上诽谤他人名誉的行为,公安机关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治安拘留或立案处理。
过错原则是传统名誉侵权中的归责原则,即侵权行为人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才能承担责任。然而,由于网络名誉侵权涉及含义、形式和责任主体的不同,其归责原则需要分别考虑直接侵权行为人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
初始作者是侵权言论的直接制造者,其地位类似于传统名誉侵权中的直接侵权人。因此,在网络名誉侵权中,初始作者的行为应被视为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其归责原则应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即行为人对其故意或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法律责任。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加害人需要证明自己无过错,否则将承担侵权责任。然而,对于侵害公职人员或社会公众人物名誉权的情况除外。当传播者有意贬低他人名誉、实施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时,其行为类似于初始作者的侵权行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对于传播者在网上无意造成的侵权,法官可以根据情况自由裁量传播者承担的责任份额。
美国法学界提出了三种归责原则,用于确定网络服务提供商因第三方侵权行为而承担的责任。(1) 疏忽责任原则:如果网络服务提供商未能履行对第三方在网上发表内容进行监管的合理注意义务,需要承担法律责任。(2) 严格责任:即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对第三方在网上发表内容的名誉侵权行为承担责任。(3) 有条件免责原则:即网络服务提供商对第三方在网上发表内容的名誉侵权行为几乎完全免责,或者有条件地承担极小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