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6-14
被人打成轻伤属于人身损害行为,与侵犯名誉权行为不同。因此,被打成轻微伤的情况下,无法起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然而,受害人可以向法院主张对打人者进行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对于侵害他人人身损害的行为,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造成残疾,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死亡,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二十条:对于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行为,根据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进行赔偿;如果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而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应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进行赔偿;如果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名誉权本身并非财产,无法以经济利益进行交换。然而,由于名誉权直接关系到公民和法人的财产权益,因此,侵害名誉权也会对公民和法人的财产权益产生影响。例如,公民因名誉受损而失去某种工作机会,法人因名誉受损而遭受重大财产损失。此外,恢复名誉所产生的费用和支出也属于财产损害范畴。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丧失。只要是由侵害名誉权所导致的后果,侵权人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侵害名誉权所造成的精神损害应包括两个方面:受害人的名誉利益毁损和受害人因此遭受的精神痛苦。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的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来进行救济。然而,当这些措施无法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应将名誉利益的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使受害人遭受严重精神损害后果时,受害人才有权要求精神抚慰金赔偿。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
根据我国现行司法解释的规定,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无法要求精神抚慰金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