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权是什么意思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财产侵权法律知识

职务侵权是什么意思

点击数:74 更新时间:2024-06-02

 
97820

职务侵权的定义和认定

职务侵权是指在代表国家行使权力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这种行为只有在以国家名义行使国家权力的情况下才被视为执行职务的行为。职务侵权行为是在行使国家权力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因此行为人与受害者并不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

职务侵权行为的认定

要认定职务侵权行为,有以下两个要素:

1.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对第三人的侵权:行为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后果、行为和损害的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过错等。在特殊侵权情况下,行为人的过错可能被推定或免责,具体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该行为应为行为人执行职务的行为:要判断行为人的侵权行为是否属于职务侵权行为,需要确定行为人是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进行了该行为。执行职务的范围包括雇主指示执行的事务以及与执行雇主指示的事务有合理关联性的行为。因此,在认定职务侵权行为时,必须考虑行为人的职务要求以及与执行职务具有适当关联性的合理范围。

不同类型的职务侵权行为

根据职务的不同,职务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行政职务侵权行为

行政职务侵权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行政职务中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它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违法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引起的违法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针对特定社会事实或特定对象所采取的具体行为,例如工商管理行为、税务行为、交通管理行为等。行政侵权行为通常发生在具体行政行为中。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立法行为,即制定行政管理法规的活动。如果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或不适当,侵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那么就发生了抽象行政行为中的侵权行为。

2. 司法职务侵权行为

司法职务侵权行为是指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负责侦查工作的各级公安机关、行使监狱管理职能的劳改机关等司法机关在执行司法职务中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例如,冤假错案给公民造成损害,保管不善导致依法扣押的财产受损给法人造成损害。

3. 其他职务侵权行为

其他职务侵权行为是指除行政、司法机关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在执行职务中发生的侵权行为。根据中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虽然国家权力机关和军事机关一般不会实施职务侵权行为,但不排除发生职务侵权行为的可能性。

延伸阅读
  1. 妨害作证罪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2. 寻衅滋事罪轻微伤会怎么样
  3. 陈述客观事实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4. 持续犯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5. 认定犯罪成立的要件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法律保护死者的名誉权
  2. 校园欺凌者需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3. 公众号发布谣言的处理措施
  4. 网上聊隐私是否违法
  5. 故意破坏他人财物500元以下能拘留吗
  6. 根据规定干洗店把衣服洗坏了怎么赔偿
  7. 物品赔偿证明怎么写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