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7-08
陈*是某小区居民。2005年8月上旬,当地某自来水公司在该小区发布了停水通知,称因管道维修,定于某日12时至18时停水。当日下午,陈*打开水阀放水未果,却没有及时关上。然而,自来水公司提前完成了管道维修,并在当日提前恢复了供水。由于陈*家中无人,未关上的水阀导致自来水不断溢出,造成室内被淹。陈*认为自来水公司未提前通知居民即恢复供水,是导致财产损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向自来水公司索要赔偿。自来水公司认为自己没有提前供水的通知义务,陈*的财产损失是其自身疏忽大意造成的,拒绝赔偿。在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应参照供用电合同的相关规定。就供用电合同而言,《合同法》规定供电人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的安全供电提供服务。如果供电人未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的安全供电导致用电人损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当供电人因计划检修、临时检修、依法限电或用电人违法用电等原因需要中断供电时,应事先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通知用电人。如果未事先通知用电人中断供电导致用电人损失,供电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另外,如果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断电,供电人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抢修。如果未及时抢修导致用电人损失,供电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自来水公司与居民之间存在供用水合同关系,这种合同属于格式合同范畴,应参照《合同法》关于供用电合同的规定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自来水公司有义务按合同保证供水。停水通知仅是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法律准许暂停履行合同义务的特殊情况下,自来水公司依法履行的停水告知义务。通知中的6小时是暂停履行合同义务所允许的最长停水期限,而非必须停止供水的期间。停水6小时只是对暂停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限制,旨在限制自来水公司暂停履行合同义务的时间,并让居民作好准备,备足所需用水,保障居民在停水期间的用水需求。通知停水6小时并非双方约定的必须停水6小时。因此,供水是自来水公司应履行的义务,提前恢复供水是一种有利于公益、生产和生活的积极行为,自来水公司在主观上没有过错,客观上也没有违反法律。至于提前恢复供水是否需要事先通知,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必须先行通知,如果需要先行通知,将导致恢复供水的延迟,不利于公共利益。因此,提前恢复供水没有过错。
简言之,停水并非自来水公司的合同义务。因此,本案中的停水通知不属于狭义合同范畴,不具备真正的合同意义,也不是一份独立的法律意义上的合同。通知中的6小时停水并非合同约定的义务,因此,提前恢复供水并不存在违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