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17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法律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统称使用童工)。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同时也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护其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允许其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如果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其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用。用人单位还应当妥善保管录用人员的录用登记、核查材料。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也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也应当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使用童工的,均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相关事项。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根据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并且给予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相关规定裁减人员后,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时,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为了解决童工问题,我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国家应当在制定相关法律的同时完善法律的执行和实施环节,确保地方政府能够有效打击雇佣童工现象。同时,应当加强法律宣传,树立禁止雇佣童工、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社会价值观,并加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通过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同步发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童工问题。另外,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招收童工的主要来源,因此促进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转变将有效减小对童工的需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分担家庭的经济负担,可以有效减少童工的输出。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广大居民能够获得相应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