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3-09-24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生活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在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严重影响了环境的美观。
白色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会残留聚氯乙烯单体,接触聚氯乙烯后可能导致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并可能引发脾肿大、肝损伤等疾病。
2. 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会导致土壤环境恶化,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废弃的塑料膜和塑料袋长期滞留在农田中,会阻碍土壤透气性和水分流动,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造成农作物减产。同时,牲畜吃了塑料膜可能引发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 填埋废弃塑料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塑料膜的密度小、体积大,填埋后很快就能填满场地,降低了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此外,填埋后的场地地基松软,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对周围环境构成威胁。
4. 直接焚烧废弃塑料会导致严重的二次污染。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黑烟和二恶英等有害物质,对植物、农作物和动物造成损害。二恶英在土壤中分解需要较长时间,对环境造成持久污染。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规制:
1. 《塑料制品污染防治法》规定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
2.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废弃塑料的处理和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安全填埋等。
3. 《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焚烧废弃物产生的污染进行了规制,限制了焚烧塑料的行为。
4. 《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法》对农田土壤的保护提出了要求,包括限制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制,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