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环境法律保护中的政府责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农业法 > 农民权益保护法律知识

论农村环境法律保护中的政府责任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9-27

 
95066
【摘要】农村环境事关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稳定与安全。农村环境的法律保护,固然离不开各类经济组织的自为约束和广大农村居民的公众参与,但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政府在农村环境法律保护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应担负环境决策、环境管理、环境监督、环境协调与服务等重要法律职责。

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机制中的角色定位

一、政府在农村环境法律保护中的主导地位

1. 工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保护环境的局限性

工农业经济组织指的是在农村从事工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从事农业生产的集体组织。这些经济组织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将环境保护置于次要地位。尽管我国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工农业经济组织仍然存在违法行为。此外,由于环境资源具有特殊公益性质,这些经济组织缺乏主动保护的动力。农村居民作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体,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他们既是环境的享有者和利用者,又是环境的破坏者和受害者。

2. 农村环境保护中政府主导地位的确立

与工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不同,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享有者,拥有有效配置资源的权力,并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各类资源,具有其他两者无法比拟的优势。政府具有普遍影响力和特有强制力,为政府环境行政权力的行使提供了保障。从行政管理学角度来看,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而环境保护作为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社会事务,应由政府承担。根据我国宪法和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政府有责任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承担着重要的法律职责。

延伸阅读
  1. 农村兄弟财产分割协议应该怎样书写才有法律效力?
  2. 新农村征地拆迁程序
  3. 农村兄弟财产分割协议如何书写才有法律效力?
  4. 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受理与管辖
  5. 农村宅基地征用补偿的法律规定

农业法热门知识

  1.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意义
  2. 村民自治组织形式及其法律地位
  3. 建设用地的分类及提供方式
  4. 植物新品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5. 种子法修订草案:对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处罚力度加大
  6. 关于农村建房事故赔偿问题的法律判决及评析
  7. 中央财政补偿国家级公益林的制度和标准
农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