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2-21
1. 当事人申请
申请人应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2. 七日内立案审查
a. 审查申请人的主体是否适格;
b. 审查申请破产是否经过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
c. 审查是否有相应的审计报告;
d. 审查是否对申请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资产变现、债务清偿等问题作出具体方案;
e. 审查债务人是否存在逃废债务问题。
在审查时,应注意:
a. 听取社会保险保障机构及劳动部门的意见,破产企业的职工能否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b. 听取当地人民银行和主要债权银行的意见,了解银行是否同意破产企业破产还债,以及该企业的破产对当地金融机构的影响程度。
如果上述两项未能落实,不得立案受理。
1. 通知债务人企业核对以下情况:
a. 核对债权人债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b. 核对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事实及原因;
c. 核对债务人的总资产情况和总负债情况;
d. 核对债务人至被调查日的到期债务情况和清偿情况;
e. 核对申请人的债权在债务人企业不能偿还的到期债务中所占的比例;
f. 核对债务人企业是否属于公用企业或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企业;
g. 核对债务人企业是否存在注册资金不足和抽逃资金的情况。
1. 书面通知破产申请人,并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
a. 通知申请人限期内预交案件受理费;
b. 在本法院公告栏中张贴破产公告,公告内容应写明破产案件受理日期、破产企业名称、债权申报期限、地点和逾期的法律后果、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日期和地点;
c. 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公告,内容同b;
d. 在破产企业内张贴公告,要求有关人员保护好企业的财产,不得擅自处理企业的账册、文书、资料和印章,不得隐匿、私分、非正常转让、出售企业财产;
e. 通知破产企业立即停止债务清偿,除经法院和清算组许可,停止支付任何费用;
f. 根据债务清册,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在收到通知后30日内,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通知应写明逾期申报的法律后果、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日期和地点;
g. 债权人申请破产的,应通知债务人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有关会计报表、债权债务清册、企业资产清册和人民法院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有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