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取现金支票承兑本案是盗窃还是票据诈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支票 > 支票承兑法律知识

盗取现金支票承兑本案是盗窃还是票据诈骗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1-23

 
92016

案情概述

2004年5月的一天,被告黄某到好友蒋某家窜门,发现蒋某不在家,于是随意翻看其办公桌的抽屉。黄某意外地发现了一张已经加盖有印签的现金支票。他临时起意偷走了这张支票,并在5月14日填写了金额为2万5千元的支票。然而,在填写出票日期时,他错误地填写为4月14日。同日,黄某拿着这张支票去银行取款,由于银行工作人员审验不当,结果将2万5千元支付给了黄某。蒋某后来核对银行帐目时发现过期支票被支付,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最终案件告破。

案件评析

根据本案的事实,笔者认为黄某应当被定罪和量刑为票据诈骗罪。以下是对此案的分析:

犯罪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将犯罪构成理论分为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等四个要件。在判断罪与非罪、以及不同罪名之间的关系时,要求主客观方面的概然一致。主客观概然一致的要求并不需要绝对的必然统一,只要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某种故意心态,即使这种故意不是其真正动机所在,只要客观上发生了与此相关联的危害结果,法律上就认定这种故意与危害结果之间构成一致。

犯罪客体的重要性

犯罪客体是区分不同罪名的标准之一。刑法将犯罪所侵害的客体分为十大类。在本案中,黄某窃取他人的空白支票,并冒充出票人出具银行票证,其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黄某的行为对银行造成了现金被非法提取的危害结果,也破坏了金融机构的金融管理制度。

主观方面的故意

刑法在主观方面仅仅判断行为人在行为时所持的心理状态,即故意还是过失。在本案中,黄某秘密窃取了支票,并冒充他人名义出具银行票证。这两个行为都是在故意状态下实施的。虽然黄某在交代中声称对出票过期并不知情,但这只是他交代的内心想法,可能由于害怕构成更严重的犯罪或构成新的犯罪而没有如实交代其内心真实想法。然而,从客观实际情况来看,黄某的行为已经造成了银行现款被非法提取和金融管理制度的破坏这两个危害结果。因此,黄某冒充他人名义出票的故意行为与银行现款被非法提取的危害结果之间构成了主客观之间的概然一致性。

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刑法第194条第3款的规定,笔者认为黄某应当被定罪和量刑为票据诈骗罪。以上仅为笔者的个人见解,欢迎进一步讨论。

延伸阅读
  1. 支票是否可用来付款?
  2. 最新支票填写样本格式范本
  3. 支票填写日期的注意点有哪些
  4. 支票填写的注意事项
  5. 支票兑现期限

支票热门知识

  1. 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 支票什么时候需要背书
  3. 转账转错了该怎么办
  4. 空白转账支票的丧失怎么补救
  5. 现金支票要如何填写
  6. 什么是划线支票以及划线支票用途有哪些
  7. 远期支票是空头支票吗
支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