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户如何警惕征收方的逼迁手段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3-25
钉子户如何警惕征收方的逼迁手段
逼迁手段之政策搪塞
在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口中,政策被当作高于法律和一切的存在。一旦工作遇到障碍,政府部门会用政策来堵住公众的嘴巴。征地拆迁工作也不例外,被征收人不签署补偿协议,征收方会说这是上级政策,谁都没有权力改变。政府不可能为了一户更改补偿标准,否则之前签署协议的被征收人会不满,以后的补偿工作也会受影响。征收方会使用各种说辞,强调补偿标准和方式都是上级政策确定的,被征收人只能选择默默接受。如果被征收人质疑这些政策是谁制定的,是否符合国家法定程序,征收方会给他们扣上不支持政府工作的帽子,让被征收人无所适从。被征收人要记住,征收方所说的政策有时并不存在,全凭征收人员一张嘴。有时所谓的政策即使存在,也是违法的,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被征收人有权提出质疑,并不像征收方所说的无计可施。
逼迁手段之冷战战术
在征地拆迁中,如果被征收人与征收方就补偿安置问题谈判多次未达成一致意见,征收方可能会采取冷战战术。所谓冷战战术是指在双方谈判一段时间但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征收方突然退出谈判,并且连续数天不再露面,希望给被征收人造成心理压力,逼使其妥协。在冷战期间,被征收人的心理往往开始发生变化,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补偿标准是否过高,是否应该主动找征收方谈判。被征收人不应主动找征收方谈判,也不应降低自己的补偿标准。征收方采取冷战战术是为了让被征收人产生心理压力,并在被征收人惊慌失措的情况下主动找征收方,从而让征收方占据主动权。如果被征收人妥协,征收方可能会进一步要求,声称不征收这块地或者不征收被征收人的房屋。被征收人要警惕征收方使用各种说辞来吓唬他们,逼迫他们接受征收方提供的低补偿标准。
逼迁手段之株连式逼迁
如果被征收人有家属、亲戚、朋友在政府机关任职,或者属于编制内人员,某些征收方可能会以这些人的事业、前途为要挟,并不断地找他们的麻烦,从家庭内部进行瓦解分化,逼迫被征收人签署协议。遇到这些情况,被征收人不应惊慌,也不应轻易妥协。如果在政府工作的朋友、亲人收到类似于“警告”的指示,或者无端被革职等,都应依法维权。征收方的行为属于滥用行政权力,是违法的,严重的甚至构成犯罪。
逼迁手段之把柄威胁
征收中另一逼迁手段是找到被征收人的把柄,以此威胁被征收人同意补偿款,尽快搬迁。这一手段主要针对存在污染环境、违法经营、偷税漏税等违法点的被征收户。征收方会抓住这些把柄,并以此要挟被征收人签署协议。被征收人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如果自己没有问题,就不必害怕征收方的威胁。即使确实存在问题,被征收人也不应在威胁之下接受低补偿。违法行为与征收补偿没有直接关系,即使被征收人存在违法行为,也不能剥夺其获得合理补偿的权利。此外,征收方没有权利决定是否追究违法行为,即使他们承诺不追究,也是违法的。被相关部门查出违法行为后,仍会追究责任。
逼迁手段之断水断电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逼迁手段,包括中断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中断道路通行等。有些征收方会找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来捣乱,如砸门砸窗,通过各种恶劣手段干扰被征收人的正常生活,甚至直接对被征收人进行暴力攻击,逼迫其搬迁。这些逼迁手段明显违法,虽然现在征收方使用较少,但实践中仍有发生。遇到上述情况,被征收人应该直接咨询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逼迁手段之拆违代拆迁
这是征收方的又一逼迁手段,为了加快征收进程,省去与被征收人周旋的时间和精力。征收方利用自己的权力,将被征收人的合法房屋定性为“违法建筑”,并以法律规定违法建筑不予补偿为由,逼迫被征收人接受极低的补偿。很多被征收人并不了解房屋政策,也不了解违法建筑的相关规定,一看到是政府文件就慌了神,糊里糊涂地就签字。被征收人要明白,“拆违代拆迁”多针对“无证房屋”,但“无证房屋”并不一定是“违建”。对“无证房屋”的性质要结合历史政策等因素来确定,不能一概认定为“违建”。况且,“违建”的认定及拆除也都要遵循法律规定,即使要强拆,也不是任何部门都有权作出强拆决定。同时,即使是针对违法建筑的行政强拆,也要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一般包括责令限期拆除决定、公告、催告、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执行等,并非说拆就拆。因此,被征收人不要一看到“违法建筑”就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