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票承兑效力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汇票 > 汇票承兑法律知识

汇票承兑效力是怎样的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04

 
91329
承兑的效力

承兑的分类及效力

单纯承兑的效力

单纯承兑具有以下效力:

  1. 付款人一旦承兑,即成为承兑人,并承担到期日绝对付款的责任。承兑人的义务是基于其个人意思表示而产生的,而被追索人的义务是法定义务,因此承兑人即使未收到资金,也不能以此对抗被承兑人。根据我国《票据法》第44条的规定:"付款人承兑后,应当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
  2. 对持票人而言,汇票一经承兑,其票据权利从承兑前的期待权变为现实权,持票人可以在到期日前向承兑人请求付款。如果承兑人未能按时付款,持票人即使是原出票人,也可以直接向承兑人追索票面金额、利息和其他支出。
  3. 对出票人和背书人而言,汇票经付款人承兑后,出票人和汇票上的所有背书人免受期前追索的责任。

不单纯承兑的效力

不单纯承兑可分为一部承兑、附条件承兑和变更票载事项的承兑,其效力如下:

一部承兑:当票据金额仅部分承兑时,一般情况下具有以下效力:

  1. 承兑人只对承兑部分负有绝对付款的义务,未承兑部分视为拒绝承兑。
  2. 当票据金额仅获得部分承兑后,持票人应在承兑提示期限内提供拒绝承兑证书,就未承兑部分向其前手或出票人进行期前追索。

附条件承兑:付款人在承兑时附加某种条件,有时是停止条件,如"收到货物后付款";有时是解除条件,如"到期日后一周内不请求付款时,承兑失效"。一般情况下,附条件的承兑视为拒绝承兑,但承兑人仍需按所附条件负责。法律规定此目的是为了保护持票人的权益,并给予其选择权。持票人可以根据附条件承兑行使追索权,或者选择依附条件请求付款。在这种情况下,承兑人应当根据所附条件负责,即在停止条件达成或解除条件未达成时,承担付款责任。

我国《票据法》对附条件承兑的规定略有不同。根据该法第43条的规定:"付款人承兑汇票时,不得附加条件;附加条件的承兑视为拒绝承兑。"

变更票载事项的承兑:付款人在承兑时将票据上的某些事项进行变更,一般视为拒绝承兑,但承兑人仍需对其所变更的文义负责。但是,如果付款人变更的事项是金额,且变更后的金额小于原金额,应视为一部承兑处理。

延伸阅读
  1. 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转让及法律效力
  2. 银行承兑汇票的遗失风险与法律纠纷
  3. 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
  4. 追索权的行使和要求
  5. 融资纠纷的解决方法及预防措施

汇票热门知识

  1. 转让票据权利的附属行为
  2. 根据我国票据法第62条的规定,拒绝证明的义务和责任
  3. 票据背书中的常见错误及其影响
  4. 付款程序的构成
  5. 银行汇票的背书:权利转移的重要方式
  6. 拒绝事由的通知
  7.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追索权
汇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