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存在的问题探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存在的问题探讨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1-29

 
904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于2012年8月31日经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谢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木龆ā,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现已实行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是时代的需要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新的民事诉讼法实施后,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很大,但作为一部我国非常重要的程序法,也应当进行完善和修正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有必须应上升到法律议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我们在实践中认为新的民事法在目前的实践中,尚还存在以下这一些问题: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

1. 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及相关问题

根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9条的规定,对证据的种类和举证责任、举证期限、证人作证的义务及费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然而,对于一些案件中需要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以及证人出庭作证后的安全保障问题、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垫付范围及标准、垫付问题以及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等方面的规定并不明确,这在实践中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关键证人出庭作证进行强制性规定,并明确规定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和范围、标准及垫付人。此外,还应明确规定证人出庭作证后的安全保障问题。

2. 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新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中缺乏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这在案件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实践中,很多当事人并不清楚在各自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属于哪一方。当案件进入法院后,法官要求双方根据各自的主张进行举证,但往往当事人并不清楚该案举证对自己是否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是法院的事情,对方的事情,而在不清楚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忽视了自己的举证责任,从而承担了败诉的责任。为了保证当事人的公平性,有必要明确规定举证责任属于哪一方。

关于诉讼代理人的问题

1. 诉讼代理人的身份认定

根据新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也可以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还可以是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尽管这一规定对于查明代理人身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对于第二、三款规定的人员来说,在实践中操作较为困难。当事人往往在开庭时口称是某某的亲戚或受某某社区单位或社会团体推荐,无法提供书面的证明,即使提供了也难以查明书证的真实性。因此,有必要明确规定第二、三款规定的代理人应提供具有法律规定效力的书面代理证明。

关于实现担保特权案件的宣传问题

尽管新的民事诉讼法对实现担保特权案件的规定非常及时且必要,但目前基本没有当事人根据该条款申请实现担保物权,主要原因是法律刚刚实施,很多人并不了解情况。因此,需要加大对该条款的宣传力度。在实际中,借款合同基本上都约定了物权担保,但大多数当事人并不清楚如何实现物权担保,因此,需要加强对该条款的宣传力度。(作者单位:云南省彝良县人民法院)

延伸阅读
  1. 派出所是否可以强制带知情人作证?
  2. 管辖权异议的举证期限
  3. 离婚案庭审的流程
  4. 离婚赔偿款拒绝支付的法律解决途径
  5. 二审维持原判的判决书的制作及生效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缺席审理的处理方式
  2.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3.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4.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5.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6.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确权之诉起诉状范本
  2. 故意伤害民事起诉状范本
  3. 专利起诉状范本
  4. 管辖权上诉答辩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