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人财产代管人是怎样变更的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11-07
关于失踪人财产代管人的变更问题
失踪人财产代管人变更:法定事由和程序
一、法定事由的理解
根据《民通意见》第35条,失踪人财产代管人的变更可以涉及两种情况:一是财产代管人自己申请变更,理由是无力履行财产代管职责;二是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变更,理由是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或侵犯失踪人财产权益。对于财产代管人自己申请变更的情况,一种观点认为,无力履行财产代管职责应强调客观不能,而非主观不愿。这种无力至少包括被宣告为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人、长时间离开失踪人财产所在地、身体原因无法提供足够精力和体力、因事务繁多无时间管理财产等情况。另一种观点认为,无力也应包括主观不愿的情况。只要财产代管人明确表示不愿继续担任财产代管人,法院应撤销其代管人身份,并另行指定代管人。我们认为,财产代管人对失踪人财产的管理仅是为了保护失踪人的合法权益,而非法定义务,应尊重其意愿,支持第二种观点。对于利害关系人申请变更的情况,法定事由是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或侵犯失踪人财产权益。在司法实践中,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只要财产代管人有不履行代管职责或侵犯财产权益的行为,就可以支持变更申请;另一种认为只有在财产代管人的行为导致失踪人财产受损的情况下,才支持变更申请。我们认为,由于失踪人财产代管人长时间管理财产,可能出现偶尔的懈怠或疏忽履行代管职责的行为。如果因为偶尔的不履行代管职责就更换代管人,可能对财产权益保护不利。因此,在利害关系人仅以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为由申请变更时,法院应综合考虑不履行行为的频率和时间长短后决定是否更换代管人。对于"侵犯失踪人财产权益",应考虑财产代管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如果财产代管人在侵犯财产权益问题上没有过错或只有轻微过失,同样没有必要更换代管人。
二、变更失踪人财产代管人的程序
除了法定事由,实务中还存在关于申请变更失踪人财产代管人适用何种程序的争议。对于财产代管人自己申请变更的情况,普遍认为应适用特别程序进行审理。但对于利害关系人申请变更的情况,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适用特别程序,依据是《民通意见》第35条;另一种认为应按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告知利害关系人以原指定的代管人为被告起诉,依据是《民诉意见》第195条。我们认为,第二种观点更为合理。一方面,利害关系人与财产代管人之间存在争议,不能适用特别程序。利害关系人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主要是因为财产代管人侵害了失踪人财产权益,从而影响到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特别程序适用范围是有限的,不适用于存在民事争议的情况。另一方面,民诉意见是关于民事诉讼法的程序方面的司法解释,而民通意见是关于民法通则的实体方面的司法解释。根据法律的基本适用原则,应优先适用民诉意见。在申请变更失踪人财产代管人时,常见情况是根据民通意见第3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失踪后,其监护人成为财产代管人。但如果监护人不服指定、不履行代管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如何适用法律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应根据立法关于失踪人财产代管人的规定处理,即财产代管人自己申请变更应适用特别程序,利害关系人申请变更应按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财产代管人具有监护身份,应根据监护的相关规定处理。例如,如果被指定监护人不愿担任监护人,可以根据民通意见第19条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根据民通意见第14条的规定判决维持或撤销原指定,并另行指定监护人。如果监护人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可以根据民通意见第16条和第17条的规定,由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提起诉讼,要求变更监护关系,按照特别程序进行审理。我们认为,根据民通意见第30条,无民事行为能力失踪后,其监护人成为财产代管人。在法律上存在两重身份,即失踪人财产代管人和失踪人监护人。由于财产代管人身份是在宣告失踪之后确定的,不利于保护失踪人财产权益。而监护人身份在失踪之前就产生,适用监护制度的相关规定更能保护失踪人的利益。因此,我们认为适用监护制度相关规定更为合适。
三、失踪人重新出现后的处理
当失踪人重新出现或其下落确知后,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撤销失踪宣告后,财产代管人应返还财产并告知失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