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6-12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起诉时必须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然而,在审判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当事人的诉讼请求非常不明确的情况。
一些当事人在诉状中只提出“请求法院依法公断”,而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具体诉讼请求。
一些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却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数额。
一些当事人在诉讼中随意扩大数字,却无法提供相应的依据,这样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一些当事人在答辩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却不懂得进行反诉。
当事人不明确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有的是因为确实不知道如何计算具体的数额,但有的在起诉时则有意不写明确的请求,以在庭审中再提出明确的主张,以达到少交诉讼费的目的。
因此,在立案过程中,法院在审查当事人的起诉状时,有必要要求当事人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如果当事人不知道如何计算,接待人员应告知其进行咨询。有条件的法院应将一些常见案件中需要明确数额的计算标准印发成一些诉讼常识,提供给当事人。例如,人身损害赔偿应包括哪些范围、计算依据和标准等。
对于当事人在诉讼中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的情况,审判人员应告知其到立案庭补交不足部分的诉讼费。对于被告或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答辩或庭审中提出明确的主张,并且与原告的债权不能相互抵销的情况,审判人员也应告知其提出明确的反诉请求,并办理相关手续方可予以审理。有些审判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仅根据被告或第三人的答辩意见中提出的诉讼主张,在判决中予以确认。我们认为这是有悖于诉讼原则的,并且使法院漏收了反诉部分的诉讼费。
总之,诉讼是围绕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展开的,诉讼请求是否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是定案的关键。因此,当事人只有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法院才能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