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揭牌:实现网上纠纷网上审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揭牌:实现网上纠纷网上审理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9-22

 
90139
如今,网络时代越来越发达,人们通过网络聊天通信,甚至是做生意,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网络纠纷越来越多,而很多在网络上受骗的钱财很难追回,那么老百姓在网络维权就如此艰难吗,其实不然,最近,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揭牌:实现网上纠纷网上审理,下面就请大家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揭牌,实现网上纠纷网上审理

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

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揭牌,标志着中国在涉互联网案件的集中管辖和专业审判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杭州互联网法院将通过互联网方式审理互联网案件,使当事人能够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诉讼,实现了“网上纠纷网上了”的目标。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决策

今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会议认为,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司法机关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会议强调,设立互联网法院要遵循司法规律,满足群众需求,探索涉网案件诉讼规则,完善审理机制,提高审判效能,为维护网络安全、解决涉网纠纷、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供司法保障。

网络纠纷的维权问题

确定诉讼管辖法院的难题

对于网络购物纠纷案件来说,确定诉讼管辖法院并不容易。首先,被告的住所地或公司注册地往往难以确认。网络经销商通常不会公开告知其住所地或公司注册地,需要进行复杂的调查。其次,合同履行地也难以确认。对于买卖合同而言,合同履行地有不同的规定:买方提货的情况下,在提货地履行;卖方送货的情况下,在买方收货地履行。网络购物涉及的提货或送货问题很难确定,主要体现在邮资承担主体的不确定性上。根据相关规定,如果邮资由买受人支付,则适用提货制规定,履行地在卖方;如果邮资由出卖人支付,则适用送货制规定,履行地在买方。然而,在现实情况中,网络购物对于邮资承担问题往往约定不明确或者没有约定,这给法院确定邮费承担主体带来了困难,导致确认合同履行地变得困难。

网络购物纠纷的特点

网络购物所涉及产品的标的额往往不高,甚至只有几元、几十元。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选择诉讼程序解决纠纷,需要先行支付案件受理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然而,从保护自身权益的角度考虑,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往往得不偿失,可能导致“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结果,缺乏实际的诉讼意义。对于法院来说,不仅会增加相对的诉讼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异地送达、调查取证等原因,会造成较大的司法资源浪费,违背了法院应坚持的高效原则。
延伸阅读
  1. 网络著作权侵权权利纠纷管辖问题
  2. 一、协议管辖补充协议能改变原协议管辖吗
  3. 火灾责任纠纷案件的审理及分歧
  4. 专属管辖异议裁定书
  5. 海难船员失踪:如何宣告死亡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缺席审理的处理方式
  2.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3.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4.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5.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6.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3.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4. 劳动纠纷诉讼
  5. 农村房屋买卖纠纷
  6. 借名买房纠纷
  7.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