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26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企业破产后对债务的清偿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首先,破产企业应当优先清偿所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伤残补助和抚恤费,以及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这一顺序的设立是为了保障职工的利益,确保职工权益得到优先保护。
其次,破产企业应当清偿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未缴纳的税款。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是与国家利益直接相关的,对国家财政收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保障职工权益之后,清偿破产企业所欠税款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破产企业应当清偿普通的货币债务或者其他因租赁等产生的债务。这些债权相对于职工权益和国家利益来说,优先级较低。
当企业申请破产时,人民法院会裁定受理申请,并同时指定管理人。管理人是由人民法院指定的,负责组织和管理破产财产的人员。
管理人有以下职责:
此外,《破产法》对管理人的职责还有其他规定。
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而对于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伤残补助、抚恤费,以及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不需要进行申报。管理人会进行调查并列出清单进行公示。职工如对清单有异议,可以要求管理人更正;如果管理人拒绝更正,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清偿:
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将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同时,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将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