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3-22
撤诉是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依法行使诉权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1条的规定,原告有处分自己诉权的权利。除非有违法行为需要处理,法院应当准许原告在宣判前提出的撤诉申请。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申请撤诉通常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而是希望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此外,民事赔偿情况会影响对被告的量刑。如果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撤诉后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赔偿,对被告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笔者认同撤诉不应准许的观点,理由如下: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属于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交叉领域,具有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双重性质。在实体上,公权与私权发生冲突时,公权优先。刑事优于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及依据主要根据刑事法律。在程序上,附带民事诉讼作为刑事诉讼的一部分纳入刑事诉讼法调整范围,是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内容之一。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既有公权诉讼,又保护私人利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案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打击犯罪,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利益。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解决被告人因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助于判断被告人认罪悔改的态度,正确确定刑罚量刑。此外,附带民事诉讼还有利于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正确及时处理案件,节省司法资源,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如果允许原告撤诉,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浪费司法资源,还可能导致不同审判组织对同一案件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利于对刑事被告人认罪悔改态度的正确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标准第十六条和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被告人退赃、赔偿的金额在10%以内按比例轻处。因此,民事赔偿的情况会影响到对被告的量刑。如果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撤诉后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赔偿,对被告人来说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