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保全资金怎么定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2-04
诉前保全资金的确定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向法院交纳的保证金不得低于保全财产价值的百分之三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责令申请保全人提供财产保全担保时,担保数额不得超过请求保全数额的百分之三十。如果申请保全的财产是争议标的,担保数额不得超过争议标的价值的百分之三十。如果利害关系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应当提供相当于请求保全数额的担保。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处理。如果在财产保全期间,申请保全人提供的担保不足以赔偿可能给被保全人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其追加相应的担保。如果申请人拒不追加担保,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解除或部分解除保全。
诉前保全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如下:
1. 具有给付内容的申请
需要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即申请人将来提起案件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
2. 情况紧急
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3. 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必须由利害关系人提出。利害关系人指与被申请人发生争议或认为权利受到被申请人侵犯的人。
4. 提供担保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如果申请人未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将驳回申请人在起诉前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民诉法适用意见》的规定,无论是诉前财产保全还是诉讼中财产保全,都需要交纳保全费用,并按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执行。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即利害关系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的30天内必须提起诉讼或仲裁,以便通过审判解决与被保全财产相关的争议。如果利害关系人未在30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诉前财产保全申请所需提交的基本资料
1. 经申请人签名或盖章的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两份;
2. 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如果申请人是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等;如果申请人是法人(如公司、企业等),应提交法人的主体登记资料、组织机构代码证明、法定代表人证明、授权委托书及诉讼代理人主体资格证明等;
3. 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如果被申请人是自然人,应提交公安机关的户籍登记资料、居住证登记资料、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工作站出具的经常居住地址证明等证明材料;如果被申请人是法人(如公司、企业等),应提交法人的主体登记资料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明;
4. 申请查封的财产属于被申请人的所有权证明,如房产登记中心的房屋产权信息单、银行开户证明等;
5. 经担保人签名或盖章的担保书一份。如果申请人以外的自然人为担保人,担保人还需要在窗口工作人员面前签章担保书;
6. 担保财产价值与申请查封价值相当的证明材料一份,如银行账户明细,按揭房产价值证明等;
7.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合同书、有关债权债务证明文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