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轻伤二型是怎样的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4-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我们来说如果遇到一些伤害,我们会对此要求进行赔偿,那么对于司法鉴定来说,很多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司法鉴定轻伤二型是怎样的。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一、人体损伤程度的等级划分
根据最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人体损失程度被划分为重伤一级、重伤二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和轻微伤五个等级。其中,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构成重伤,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构成轻伤。重伤二级是重伤的下限,与重伤一级相衔接,而重伤一级的上限是致人死亡。轻伤二级是轻伤的下限,与轻伤一级相衔接,而轻伤一级的上限与重伤二级相衔接。这种划分更加符合诉讼要求,为法官提供了更明确的量刑依据,并通过技术标准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二、轻伤二级的定义
轻伤二级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发的并发症,但未危及生命。它可能导致遗留组织器官结构、功能轻度损害或者影响容貌。
三、人体损伤鉴定在刑事责任中的应用
根据人体损害鉴定标准,法医鉴定为准。重伤和轻伤的划分是故意伤害罪立案的标准。如果被鉴定为轻伤或者重伤,行为人将构成犯罪,并根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伤残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鉴定结果是轻微伤,可以做治安处罚。在法医鉴定中,轻伤一级比轻伤二级更为重要。
四、人体损伤鉴定在民事赔偿中的应用
然而,在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的承担方面,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并没有区别。因为在审判实务中确定和判决赔偿标准的依据,即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没有区分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更没有确立不同的赔偿标准。同样,《刑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在规定伤害罪的刑事责任时,也没有将轻伤区分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也没有规定不同的量刑标准。原有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并没有将重伤分为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轻伤分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而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重伤和轻伤做进一步的细化区分,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人身损伤程度鉴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
五、司法鉴定程序
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申请司法鉴定应遵循以下程序:1. 委托: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的司法鉴定委托。在诉讼案件中,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律师事务所委托司法鉴定。2. 受理: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对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受理决定。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且能够即时决定受理的,应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如果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并在收领委托材料后7日内作出受理决定;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退回鉴定材料并说明理由;对于函件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应在收到函件后7日内作出书面答复。3. 初次鉴定:鉴定机构应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同一鉴定事项应由两名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4. 补充鉴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时,应审查委托人的请求,并根据情况作出决定。补充鉴定可以由原鉴定人进行,也可以指派其他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进行。补充鉴定文书是原鉴定文书的组成部分。5. 重新鉴定:如果需要重新鉴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要求委托人提供与原鉴定材料相同的材料。重新鉴定应由原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但不能由原鉴定人承办重新鉴定的事项。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重新鉴定的情形包括:司法鉴定机构或鉴定人超越业务范围进行鉴定、送鉴材料虚假或失实、原鉴定不科学或不准确、原鉴定与其他证据矛盾、原鉴定人应回避而未回避、原鉴定人因过错出具错误鉴定结论。6. 复核鉴定:如果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需要进行复核鉴定,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复核鉴定时除需提交鉴定材料外,还应提交原司法鉴定文书。7. 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司法鉴定人完成鉴定工作后,应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应符合相关规定,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托人,两份由司法鉴定机构存档。8. 出庭:司法鉴定人应按要求按时出庭,并出示执业证书,对鉴定结论的依据进行说明,回答与鉴定相关的问题。通过以上程序,司法鉴定可以为法律的实施提供科学准确的证据,确保司法公正和合法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