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欠款纠纷答辩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文书法律知识

债务欠款纠纷答辩状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3-17

 
88485
我们都是个体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不想被他人发现知道的小秘密,有人称之为个人隐私。当然,个人隐私因人而异,不同的主体对它有着不同的定义。手心律师网小编接下来将为我们讲解关于个人隐私的司法解释。个人隐私是收法律保护的,了解隐私的相关规定,无论是对于保护自己,还是为了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隐私的法律概念及国际法律规定

一、隐私的概念

隐私一词源自西方,最早由沃-伦与**代斯提倡。他们在1890年发表的《隐私权》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保护个人隐私的观点。隐私权被定义为个人对其自身事务是否公开给他人的权力,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就是保障个人的“思想、情绪及感受”不受他人打扰的权利,保护自己人格不受侵犯的权利。

二、国际法律相关规定

根据《隐私权》一文,隐私权被界定为“生活的权利”和“不受干扰的权利”。隐私权的界限主要受到“公共利益”和“同意”两个限制。隐私权不能阻止有关公众利益事务的公布,隐私权本质上是属于私人的,而个人自愿公布或同意公布的情况下,隐私权即不存在。

国际惯例中,隐私的界定趋向于扩展个人信息的概念,并明确将生物特征纳入保护范围。例如,美国的《个人隐私权法》、《隐私权法案》、《隐私权保护法案》对保护的客体进行了定义,包括个人的各种资料以及其姓名、识别号码、象征或特定表征如指纹、声音或照片等。英国的《数据保护法》也明确指出个人信息包括生物信息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储存、使用个人信息都需要经过批准和同意。

相比之下,日本将生物特征纳入隐私保护的历程中存在殖民背景和政治色彩。二战之后,日本要求留在日本的朝鲜人、台湾人等按押指纹,这一做法引起国际间的反对和抗议。1986年的一起案件中,日本法院判决指出指纹属于个人不同且终身不变的身体特征,是识别个人最可靠的手段,个人应自由管理指纹信息,被强制按手印违背了个人尊重和私生活自由的原则。

三、我国相关法律

我国隐私保护的法律制定相对落后,目前只在宪法、民法通则和相关司法解释中零散体现。2003年实施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首次将个人隐私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进行保护,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纳入人格权范畴。2005年,国务院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程序,标志着我国在公民隐私保护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综上所述,了解个人隐私的相关法律知识不仅可以维护自身权益,还可以避免侵害他人权利而自身受损。个人隐私受到法律的严密保护,作为合格的公民,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如有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延伸阅读
  1. 二审工伤纠纷答辩状的撰写要点
  2. 民事二审答辩状
  3. 医疗诉讼庭前准备有哪些
  4. 诉讼代理合同纠纷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5. 刑事被害人陈述的证据审查重要性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人民调解员偏袒一方的如何处罚
  2. 证人口供嫌疑人有权查看吗
  3. 财产保全紧急情况说明怎么写
  4. 法院诉前调解能延期吗
  5. 法院调解也叫开庭吗
  6. 追加第三人影响开庭时间吗
  7. 派出所向证人取证的流程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赡养纠纷答辩状范本
  2. 银行卡纠纷答辩状范本
  3. 遗产纠纷答辩状范本
  4. 货款纠纷答辩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