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费用计算及收取?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费用法律知识

诉讼费用计算及收取?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2-20

 
88397

诉讼费的规定与计算

一、诉讼费的收取规则

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在立案起诉时需要预先交纳诉讼费。诉讼费由败诉一方承担,原告在缴纳诉讼费时是预缴,待判决下来后,由法院确定诉讼费的分担比例。如果原告胜诉,诉讼费将予以退还;如果完全败诉,则不再缴纳;如果是部分责任,则由原告和被告按照责任比例分担。

二、诉讼费的计算标准

为了方便当事人,降低诉讼费用,我国于2007年4月1日重新出台了《诉讼费缴纳办法》。根据该办法,医疗纠纷案件的诉讼费根据赔偿数额或价额按照以下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 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 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 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 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 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6. 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7. 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三、诉讼费速算表

为了方便患者及其家属计算诉讼费用,以下是一个速算表:1. 不超过1万元:每件交纳50元;2. 超过1万元至10万元:诉讼标的额×2.5%-200元;3. 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诉讼标的额×2%+300元;4. 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诉讼标的额×1.5%+1300元;5. 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诉讼标的额×1%+3800元;6. 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诉讼标的额×0.9%+4800元;7. 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诉讼标的额×0.8%+6800元。

四、医疗纠纷诉讼费的减、免、缓

根据新出台的《诉讼费缴纳办法》,患者及其家属在立案时可以只按照全部诉讼费的一半收取。如果案件可以在三个月内按照简易程序审结,则不再收取另一半诉讼费。如果案件无法在三个月内审结,则法院会将案件程序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并要求原告方补交另一半诉讼费。由于医疗纠纷案件常涉及鉴定,其诉讼程序往往超过三个月甚至六个月。因此,在立案时,一些法院要求缴纳全部诉讼费用,而另一些法院要求缴纳一半诉讼费。患者及其家属在准备立案时应准确计算诉讼费用,并建议带足诉讼费,以免因未按时缴纳诉讼费而无法立案或撤诉。新出台的诉讼费缴纳办法充分考虑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条件,特别规定了医疗纠纷案件可以申请减、免、缓交诉讼费。如果患者及其家属确实存在经济困难,无法立案,可以在立案时申请减免或缓缴诉讼费用。申请减免、缓缴的手续较繁琐,需要提供经济困难证明和法律救助函等相关材料。具体的申请事宜建议患者及其家属在立案前咨询立案法官。
延伸阅读
  1. 北京人民法院诉讼费计算标准是什么
  2. 民事案件请律师多少钱
  3. 诉讼费的收费标准和计算方法(表)
  4. 离婚案件诉讼费用收取标准是怎样的
  5. 请个律师多少钱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儿子租父亲的房子合法吗
  2. 备案房产能否财产保全
  3. 公安有调解权吗
  4. 讯问笔录当事人拒绝签字有效吗
  5. 车险仲裁和诉讼哪个好
  6. 法官调解结果和最终判决一致吗
  7. 被告反诉后原告还能撤诉吗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