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5-02
根据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现予公布,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需要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费以及相关费用。各级法院必须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标准。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当事人需要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费用包括:
案件受理费包括第一审案件受理费、第二审案件受理费以及再审案件受理费。特定类型的案件不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如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的案件以及行政赔偿案件。
申请费根据不同的申请事项而定,包括申请执行法律效力文件、申请保全措施、申请支付令、申请公示催告、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申请破产、申请海事强制令、共同海损理算、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海事债权登记、船舶优先权催告、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和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等。
相关费用包括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等。当事人复制案件卷宗材料和法律文书应当按实际成本向人民法院交纳工本费。其他依法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费用,人民法院根据谁主张、谁负担的原则由当事人直接支付给有关机构或者单位。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案件受理费和申请费的交纳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的案件而定。
财产案件的案件受理费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分段累计交纳,非财产案件和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案件受理费根据具体情况交纳。离婚案件、侵害人格权案件和其他非财产案件的案件受理费也有具体标准。
申请费根据不同的申请事项而定,如执行案件、保全措施、支付令、公示催告、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破产案件、海事案件等。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当事人需要在规定期限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申请费。如果当事人逾期不交纳费用且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或者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人民法院将依法处理。案件受理费和申请费根据具体情况退还或者不予退还。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案件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根据本办法第十条第(二)项规定,申请费由申请人承担。如果申请人提起诉讼,可以将该申请费列入诉讼请求。
根据本办法第十条第(五)项规定,申请费由人民法院根据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决定申请费的负担。
海事案件中的有关诉讼费用负担根据以下规定进行:
(一)对于申请海事请求保全、海事强制令的诉前申请,申请费由申请人承担。如果申请人就有关海事请求提起诉讼,可以将上述费用列入诉讼请求。
(二)对于申请海事证据保全的诉前申请,申请费由申请人承担。
(三)对于拍卖、变卖被扣押船舶、船载货物、船用燃油、船用物料产生的合理费用,由申请人预付,从拍卖、变卖价款中先行扣除,退还申请人。
(四)对于申请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申请债权登记与受偿、申请船舶优先权催告案件的申请费,由申请人承担。
(五)对于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船舶优先权催告程序中的公告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如果当事人因自身原因未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导致诉讼费用增加的,增加的诉讼费用由该当事人承担。
依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中的公告费由起诉人或者申请人承担。
根据法律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的案件,诉讼费用从破产财产中拨付。
当事人不得单独对人民法院关于诉讼费用的决定提起上诉。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关于诉讼费用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院长申请复核。复核决定应当在收到当事人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决定诉讼费用的计算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请求复核。如果计算确有错误,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更正。
当事人如果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可以根据本办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的司法救助。诉讼费用的免交只适用于自然人。
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
(一)残疾人没有固定生活来源;
(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
(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没有其他收入;
(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导致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
(五)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减交诉讼费用:
(一)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二)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
(三)社会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站;
(四)确实需要减交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准予减交诉讼费用的,减交比例不得低于30%。
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缓交诉讼费用:
(一)追索社会保险金、经济补偿金;
(二)海上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请求赔偿;
(三)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
(四)确实需要缓交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时,应当在起诉或者上诉时提交书面申请,提供足以证明其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对于因生活困难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费用申请免交、减交诉讼费用的,还应当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规定的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的证明。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司法救助申请不予批准的,应当向当事人书面说明理由。
当事人申请缓交诉讼费用经审查符合本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决定立案之前作出准予缓交的决定。
人民法院对一方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如果对方当事人败诉,诉讼费用由对方当事人承担。如果对方当事人胜诉,可以根据申请司法救助的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决定其减交、免交诉讼费用。
人民法院准予当事人减交、免交诉讼费用的,应当在法律文书中载明。
诉讼费用的交纳和收取制度应当公示。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用时,应当使用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案件受理费、申请费全额上缴财政,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用时,应当向当事人开具缴费凭证,当事人应当持缴费凭证到指定代理银行交费。依法应当向当事人退费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诉讼费用的缴库和退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另行制定。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基层巡回法庭可以当场收取诉讼费用,并向当事人出具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如果当事人拒绝交纳,有权拒绝出具财政票据。
案件审结后,人民法院应当将诉讼费用的详细清单和当事人应当负担的数额书面通知当事人,同时在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中写明当事人各方应当负担的数额。
需要向当事人退还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退还有关当事人。
诉讼费用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如果以外币为计算单位,按照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案件之日国家公布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计算交纳。上诉案件和申请再审案件的诉讼费用,按照第一审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案件之日国家公布的汇率换算。
本办法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