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6-06
(一)适用范围难以确定
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小额诉讼的适用条件包括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简单民事案件和标的额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然而,这两个条件都只是原则性规定,对小额诉讼的适用范围并没有具体规定。这种范围的不明确可能导致案件一审终审,当事人可能会失去救济途径,对当事人的实体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二)诉讼标的难以确定
《民事诉讼法》规定,小额诉讼程序的上限条件是标的额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然而,由于这是动态数据,具有数字的变动性和时间的阶段性,法院确定标的数额会面临困难。例如,案件跨越两个年度时,如何确定小额诉讼上限标准。此外,分期付款案件、主从债务案件以及随着时间推移债务增加的案件等都给标的数额的确定带来了困扰。(三)适用的案件类型难以确定
《民事诉讼法》对小额诉讼案件,并没有明确的案件类型限制,仅限制了标的额和案件难易程度。因此,对于涉及身份权的纠纷如离婚、赡养等,如果仅就给付内容发生争议,是否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仍存在疑问。同样,对于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虽然标的额和案件难易程度都符合小额诉讼的条件,但如果存在赔礼道歉的请求,是否可以列入小额诉讼也存在疑问。(四)标的数额的确认时间难以确定
作为小额诉讼的适用条件之一,标的数额的确定责任目前并不明确。如果由立案庭确定,则可能因为案件没有进行实体审理而出现偏差;如果由业务庭确定,则存在程序随意性大,缺乏制度约束和监督的问题。(五)司法救济途径难以确定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只规定了小额诉讼一审终审,但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救济途径。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提出异议时,如何处理仍存在问题。此外,当事人在审理期间未提出异议,待判决后再对小额诉讼程序提出异议时,如何处理也是一个必然会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