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3-10-26
是可以的。
在执行实践中,为了确保依法送达执行通知书,法院执行人员通常只有在确认送达后才会采取强制措施。常用的送达方式包括挂号信邮寄和公告送达,通过限定履行期限,已经告知被执行人强制执行的时间。然而,这种方式实际上给被执行人提供了转移财产和规避执行的机会,增加了执行风险,并且容易被被执行人利用法律漏洞,从而增加了执行的难度。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建议尽可能采取直接送达执行通知书。直接送达的好处在于,执行人员可以熟悉路线,确定被执行人的住所,并确认被执行人的身份。一旦申请人提供线索,执行人员可以迅速赶往现场,了解被执行人和案件的真实情况。此外,通过直接送达,执行人员可以进行法律宣传,向被执行人明确不履行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和责任。如果在现场发现生效法律文书存在错误,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以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案件的及早执结。此外,法院开警车直接送达还可以对被执行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见警车送达的周围群众对被执行人的评价也会降低,这些都有助于促使被执行人尽早履行。
尽管法律规定了送达执行通知书是必经程序,但并没有规定履行期限的时限。在直接送达时,执行人员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对于标的较小或被执行人明显有履行能力的案件,可以责令被执行人立即履行。对于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情况,可以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对财产或人身进行处理。对于案值较大或一时难以履行完毕的案件,也可以定下合适的履行期限。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被执行人钻法律漏洞,转移财产或躲避执行,从而导致执行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在履行期限内发现财产线索时,可以采取保全措施,及时督促被执行人履行。否则,一旦履行期限届满,就可以处理被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以便尽快执结,切实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