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28
直接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直接送交给受送达人或者由其同住成年家属、诉讼代理人、单位负责人、代收人签收的送达方式,这是民事诉讼中最常用的一种送达方式。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直接送达往往面临种种困难。有些情况下,受送达人故意躲避,法官多次前往受送达人住处均未能见到其本人;有些受送达人常年外出打工,根本无法与其见面,即使知道法院向其送达法律文书,也不予理睬;还有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未经领导授权拒绝签收送达文件。在那些能够找到受送达人的情况下,超过90%的人都拒绝签字。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然而,在实践中,留置送达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基层组织人员不愿到场,难以邀请;有时送达时间在工作时间之外,更加难以邀请;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很容易引起受送达人的对立情绪,甚至需要偷拍。如果受送达人发现在拍照,强烈要求删除,否则送达人不能离开。有些受送达人会拒绝接收留置的法律文书,甚至将其扔到门外。
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在直接送达诉讼文书存在困难的情况下,通过邮政局将诉讼文书邮寄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由于一些邮寄人员不负责任,无法将文件投递到受送达人手中;有时因找不到受送达人而退回,导致邮寄送达无效。在一些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中,由于邮寄送达无效,案件的审限到期后无法送达裁判文书,不得不将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公告送达是指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通过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这五种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的相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的送达方式。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公告送达方式时,常常需要基层组织出具受送达人的信息情况。公告时间过长,且公告多刊登在报纸上,而大多数受送达人不看报纸,根本不知道已经被起诉。法院作出判决后,很多当事人会申请再审,增加了诉讼负担。